2025年4月7日,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李华老师在智能医疗装备技术1班《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中创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协作探究"双轨架构完成第四章《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部分教学任务。该教学实践以数字化资源为支撑,重构教学流程,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
教学实施过程呈现显著创新特征:课前依托学习通平台构建数字化学习生态,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在线测试完成知识预习,系统生成的学习分析报告为课堂教学提供精准数据支持。课堂环节采用"四步探究法",42名学生划分为4个研究小组,围绕差异化子项目开展深度研讨。各小组综合运用3D人体模型演示、手绘解剖图谱、临床案例模拟等多元化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其中第3小组制作的"骨折愈合机制"动态演示模型获得高度评价。教师在关键节点引入"外骨骼机器人应用""运动损伤康复"等专业前沿案例,实现基础医学与智能装备技术的跨学科衔接。
教学效果评估显示,该模式使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60%,知识内化效率提高45%。学生反馈数据表明,85%的参与者认为小组文献研究显著增强了临床情境化问题分析能力,78%的学生表示通过专业术语的临床应用训练深化了知识理解。教研室主任张敏指出,此次教学改革验证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实践价值,为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生理学教研室正持续推进教学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创新手段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下一步将探索AI +教育场景应用,推动医学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撰稿:基础医学院 李华;核稿、审稿:基础医学院 吴义春 张敏;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