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要求,基础医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三党支部以 "医基红心,先锋领航" 党建品牌为引领,于 2025 年 3 月 27 日在新桥校区勤学楼 113 教室组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示范活动。此次活动由支部书记吴义春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及教研室成员共同参与,通过教学创新实践探索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新路径。
本次示范课程由新进博士刘亢亢主讲《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 章节。作为支部青年党员教学骨干,刘亢亢博士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将党建要求与教学创新深度融合。课程采用 "三阶四步" 翻转教学模式:课前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发布微课视频和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理论学习;课中运用 PBL 教学法组织病例讨论,设置 "临床情境模拟"" 团队协作闯关 "等互动环节,重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课后通过线上测试和个性化辅导巩固学习效果。这种" 以学生为中心 " 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参与度提升 40%,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
在课程思政融入方面,刘亢亢博士创新构建 "三维思政" 育人体系。知识维度结合 "酸碱平衡理论在抗疫中的应用" 案例,展现医学科技力量;能力维度通过 "模拟医生接诊" 活动,强化职业素养培养;价值维度讲述林巧稚等医学先驱事迹,厚植家国情怀。特别是在讲解 "代偿调节机制" 时,巧妙融入 "生命共同体" 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医学观,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观摩教师对课程给予高度评价,吴义春指出,课程体现了 "三个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从 "知识传授" 到 "能力培养" 的转变,思政融入创新构建起立体化育人格局,党建引领创新形成了 "支部建在学科上" 的良好态势。参与观摩的青年教师表示,这种 "党建 + 教学" 的创新模式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基础医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三党支部自创建 "医基红心,先锋领航" 党建品牌以来,已形成 "三抓三强" 工作机制:抓理论强根基,建立 "三会一课 + 教学研讨" 联动机制;抓创新强效能,打造 "党员示范课"" 教学创新工坊 "等特色载体;抓队伍强保障,实施" 青蓝工程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此次翻转课堂示范活动是支部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 课程思政 " 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下一步党支部将继续深化 "党建引领教学创新" 工程,通过建立 "党员教学示范岗"" 课程思政案例库 "等举措,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培养" 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 的新时代医学人才提供坚强保障。(撰稿:基础医学院 刘亢亢;审稿、核稿:基础医学院 吴义春;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
基础医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三党支部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