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这片浸润着革命鲜血的红色土地,如今正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2025年 9 月 16 日,安徽第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总支率领全体党员奔赴金寨县关庙乡大埠口村,以 “党建引领促振兴、健康帮扶暖人心” 为主题,将医学专业优势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对接,通过一场集理论研讨、实地帮扶、红色教育于一体的主题党日活动,为大埠口村的振兴之路注入 “医” 动力,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专题研讨聚共识,锚定乡村振兴新方向。上午 11时,大埠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内气氛热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专题研讨会如期召开。会上,驻村书记赵森以详实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系统梳理了大埠口村近年发展成果:通过产业扶贫,培育出板栗、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借助教育帮扶,联合爱心企业为村里小学改善教学设施,累计资助 20 余名贫困学生顺利升学;依托生态治理,修复河道、整治人居环境,让村庄实现 “颜值” 与 “内涵” 双提升。同时,赵森也坦诚指出当前发展瓶颈 —— 农产品多依赖线下零散销售,缺乏稳定渠道和品牌效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本土青年人才 “引不来、留不住”,制约了产业升级和乡村治理活力。针对村庄发展痛点,基础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吴义春结合学院专业优势,提出 “健康扶贫 + 教育赋能” 双轮驱动帮扶思路:一方面,组建由党员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 “健康帮扶小队”,定期赴村开展义诊服务,覆盖常见病诊疗、慢性病管理、健康知识普及等内容;另一方面,为全村村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动态跟踪健康状况,实现 “早预防、早干预”。与会党员围绕 “高校资源如何精准服务乡村” 展开深入讨论,最终形成 “乡村健康讲堂常态化” 等 可行性方案,为村校合作明确了具体路径。
入户帮扶送温暖,消费帮扶解民忧。午后,大埠口村山间秋风微凉,党员们分成3个小组,带着提前筹备的米面油等物资,分头深入脱贫户家中开展慰问。在脱贫户家中,党员们关切地询问老人身体状况,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叮嘱她注意秋冬保暖,还帮忙销售板栗,解决实际问题。在残疾村民家,党员们不仅送上生活物资,还主动帮忙打扫院落、检修家用电器。与此同时,学院党总支在村广场发起 “消费帮扶集市”,党员们积极采购板栗、土鸡蛋、南瓜、花生等特色农产品。
红色教育强信念,赓续血脉勇担当。下午 3 时,全体党员前往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沿着历史脉络,透过泛黄的革命文献、锈迹斑斑的枪械及简陋的生活用具,重温了金寨人民在革命年代 “抛头颅、洒热血” 的英勇事迹 —— 从土地革命时期组建红军队伍,到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敌后游击斗争,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金寨始终坚守 “二十八年红旗不倒”,为革命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影像厅内,珍贵的历史画面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让在场每一位党员深受震撼。此次红色教育让党员们更深刻认识到“担当”的意义,也为后续持续开展乡村帮扶注入精神动力。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基础医学院党总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服务基层、推动 “医教协同” 的创新探索。通过党建引领,学院将乡村振兴实践转化为医学人才培养的‘活教材’,引导师生在服务基层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专业本领;依托健康帮扶与消费帮扶协同发力,既解决了村民眼前的实际困难,也为村校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大埠口村的对接,围绕 “健康乡村” 建设,开展常态化义诊、健康知识宣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行动,推动医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学院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金寨县乡村振兴贡献更多 “医学力量”。(撰稿:基础医学院方佩斐;核稿:基础医学院 吴义春;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审稿:姜楠)
基础医学院党总支
2025年9月16日